首页 > 聚焦烈山 > 正文

铺展时代画卷 逐梦诗意田园——烈山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
2023-04-26 09:22:29   来源:淮北日报   评论:0 点击:



  春暖花开,烈山区的山峦田间铺满希望的色彩。一座座民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铺展烈山区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这里正把沃野变成令人向往的诗意田园。行走在烈山广袤乡村地区,点面结合百花齐放的乡村高质量发展格局成为了该区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2021年开始,烈山区被列为全省34个一类先行示范区之一。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烈山区成立了《“五大振兴”专项小组工作专班》,紧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扎实抓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工作一体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为农业产业注入发展动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

麦收正当时 。


烈山区小石榴成就富民大产业。


小番茄映红致富路。

  守牢底线稳基础

  着力办好“田间事”

  牢记“国之大者”,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烈山区粮食生产全年完成播种42.82万亩,总产13.9万吨,油料总产量完成年度任务1055吨,2021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保有量每年0.96万头以上,累计生猪出栏量23.3万头。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截至2022年,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4.55万亩,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8万亩,即将挂网招标。

  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伴着春耕集结号的吹响,一批批肥料、农药、农膜等农事生产必备物资被运往镇村,一个个农技人员走村入户,将技术与服务带到田间地头。随着“两强一增”行动接续实施,2022年全区科技特派员总数达75名,其中“一对一”服务行政村特派员48人,实现了科技特派员服务行政村(涉农社区)全覆盖。

乡村旅游受青睐。


杏花绽放,美不胜收。

  提质产业促升级

  乡村治理面貌新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基础之一。

  烈山区抓住人居环境整治这项群众感受最直观、最实在的工作,促进区、镇、村上下联动。积极开展“三大革命”“三大行动”等一系列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理村内塘沟1355个,清理淤泥41500吨,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65330吨,规范了50个村居畜禽散养行为,清理乱搭乱建3216户,清理废旧广告牌4580个,清理无功能建筑面积35155平方米。行走在烈山,你会发现田畴更绿了,村庄更美了,农民的生活更方便了。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烈山区以“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高标准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打造了“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烈山区荣获省级“2021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2022年度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完成投资1700万元。蒋疃、榴园、秦楼先后获得省级 “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认定,草庙、谷山、南庄等7个村(社区)先后获得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认定。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在烈山农村大地徐徐展开。如今,信步在榴园社区,这里有四季榴园国家4A级景区、明清石榴园精品民宿、交易大市场、四眼井纪念馆……村子实现了华丽转身。而依托石榴特色产业形成的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如石榴汁、石榴酒、石榴盆景等都成了群众增收的重要手段。

  2021年以来,烈山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已认定2个(淮北市烈山镇塔仙石榴专业合作社、淮北市兴和水果专业合作社),待认定基地1个(安徽木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全产业链总产值年增长率达11%以上。

  2022年烈山区先后获批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5部门授予的“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称号和“古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称号。榴园(石榴)、和村(苹果)获得“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称号。“塔仙”石榴入选“溯源中国”可信品牌矩阵。淮北昌农农牧农业公司获得省级数字农业工厂,“秋塔山”石榴、“颖杰”黄桃获得省级农产品品牌荣誉称号,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4个。

发展“多肉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拍一张咱的大石榴。

  深化改革做示范

  破解瓶颈效益显

  改革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在先行示范中,烈山以“三变”等改革举措为突破口,进行深化农村改革的示范,破解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以前这块都是一些零散的小田,不利于机械化操作,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下了很大的功夫,以后亩均效益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烈山区宋疃镇新园村党总支书记董耀华告诉记者。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工作。2022年烈山区已完成50个村成立股份合作社,50个村完成 “三变”工作。全部完成50个村(居)的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截至2022年底,已有28个村的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11个村的集体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治国之道,富民为始。2023年一季度,烈山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46元,同比增长5.1%,改革突破了烈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改革激活农村沉睡资源,使村集体经济找到了发展路径。(记者 闫肃 通讯员 邓亚萍 摄影 记者 陈文骁 冯树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春光满淮 | 传颂千年的淮北故事
下一篇: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文旅花开满园香——烈山区全力推动文旅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频道总排行